護膚品成份表的閱讀方法

選購護膚品時,我們一般都會很著眼於包裝正面,如美白抗皺丶不含矽丶100% 植物油等等大字標明的字句,亦會以為這些字句真的很能代表產品本身的功效。但其實相比於這些大字,產品背後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成份表,有時比正面更能反映產品的真實一面。本篇將會分享一下到底該怎樣去學習看全成份表,找出「出古惑」的產品營銷手法。

護膚品的成份表可信嗎?

如以普遍性和認受性最高的 FDA (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) 為準,一件受 FDA 管制的護膚品或化妝品都需要清楚在包裝上列明全成份表,雖然無必要透露每種成份的佔比,但這個全成份表不能隱藏或選擇性地不透露產品內含有的成份。

當中只有小部份的例外,例如香水香味來源的配方可以單以 Fragrance / Perfume (香料 / 香精) 一詞取代,又或是混合不同成份而成的專利成份。

這個全成份表的標準,基本上能套用到我們日常買到的所有護膚品和化妝品品牌,除了一些自家品牌小店。由於香港在這方面的規管比較少,所以有些小店為免被抄襲配方,和各方面的考量,也會選擇不透露成份,或只透露主成份/活性成份等等。

如何看成份表

這段又臭又長又小的英文字,不單不會說謊,其規則也只有一個,就是濃度有由高至低排列。換句話說,就是佔比例愈高的成份,會排得愈靠前,所以我們就可以從中多少大概猜到一種成份佔整支護膚品的比例了。你可以馬上拿起手上任何一支液體護膚品如爽膚水/洗髮水/粉底液之類的看看,通常第一個成份,就是 Aqua / Water (水)。

濃度由高至低排列,與挑選護膚品的關係

此時不知不覺間,你的選擇已經開始。水這成份本身沒甚麼大問題,但用在皮膚上感覺也不會有多大功效,如果你看到第一個成份和後面也看不到水,而是以下這些的話,這支就可以說是一支植物汁液取代水的產品了。

  1. 蘆薈汁液(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:Aloe Barbadensis Leaf Extract / Juice)
  2. 花水/純露(例子:Lavandula Angustifolia Flower Water / Hydrosol ,植物的學名,後面是 Flower Water / Hydrosol)
  3. 萃取液(例子:Camellia Japonica Flower Extract 植物的學名,後面是 Extract)

蘆薈丶花水丶萃取液(大部分)是可以直接用在皮膚上的成份,取代水成為一支護膚品的基底,可想而知效果會相對比較好。但是,如果在成份表很後面才看到這些成份,就代表真正對皮膚的作用不大了。

舉個例子,曾經有著名牌子的皇牌花水,第一個成份既不是 Flower Water 也不是 Hydrosol,而是 Aqua,然後在成份表很後面才開始出現花水和萃取液成份,這代表了他並不是沒有花水成份,只是比較少一點而已。花水的功效也相對地……

當年的結論上,這支產品是賣得很好的,因為在水和花水成份之間還添加了各種保濕劑成份,令購買者以為用了真的很保濕的花水,但其實保濕的原因只是因為保濕劑,很香的花香是因為香料,最後添加的一點點的花水,是作 Marketing 的功效,而不是護膚的功效。

補充一點,醫學美容產品會比較少看到 Aqua 以外的基底液,他們比較取向選擇 Aqua 的純度和穩定性,因為醫學美容的重點不在基底液,而是那些用量少而效果大的成份。

比例少的成份,也不等於沒效用

一件穩定性好的產品,總需要各種材料配合。有些成份可以佔較高比例,有些成份只需很少已然能發揮很大的作用,例如精油丶防腐丶保濕劑丶潤膚劑等等,而這些成份就不是愈多愈好了。

以較易明白的精油作例子,精油是濃度很高的成份,純精油不作稀釋使用,輕則也會令皮膚敏感泛紅,重則甚至會令人暈眩(薰衣草丶茶樹精油是少數的例外)。用於護膚品,佔產品比例 5% 的精油已經算是很多很多了,只能用於身體產品。用於臉部產品,通常只需要 1~2% 精油,已經能安全又有效地發揮效用。

而我通常會以這類型「有上限的」成份作指標,看看一件產品的成份有沒有好好放左合適的位置上。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蘆薈丶花水丶萃取液這類成份放在精油旁邊,代表我會無視這些成份的作用,因為這些在精油旁邊的蘆薈丶花水丶萃取液的唯一作用,就是幫產品做 Marketing。(例如:含N種蘆薈丶花水丶萃取液!)

更多的例子

被千夫所指的矽 (Silicone) 用在護髮素上,有效令頭髮有順滑感和易於梳理,合適添加的量大約只有 5% 左右,這個份量其實是相對安全,和有效發揮功效的。但如果在頭三個成份已經看到矽類的成份,就代表添加得有點太多了。(Dimethicone 差不多是香港最常見添加在護髮素的矽)

乙醇主要是指 Ethanol/Ethyl alcohol/Alcohol,在護膚的角度上,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應該有。但也不要看到 Alcohol 字尾的就馬上放棄該產品,因為還有對皮膚好的醇類,脂肪醇Fatty Alcohol(常見的有 cetearyl alcohol,stearyl alcohol,cetyl alcohol,behenyl alcohol,lauryl alcohol,isostearyl alcohol,acetylated lanolin alcohol)。

由於這些名稱很複雜,除了脂肪醇,還有用作保質用的醇類,關於醇還是建議在網上查查以免怪錯好人,有機會寫一篇介紹。

另外關於防腐劑的用量,根據不同種類的防腐劑,大約是 0.x%左右。(不要害怕看到防腐劑,並不是所有防腐劑都可怕。)

不同的保濕劑就比較大差異,所以比較難作指標,可嘗試找一種常見的保濕劑透明質酸。透明質酸上限一般是 2% 左右。(Hyaluronic acid丶Hyaluronan丶Potassium Hyaluronate和 Sodium Hyaluronate 是常見的成份名稱)

關於成份表的總結

我們很難去完全精通去閱讀產品成份,但在這絕對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帶領我們去選擇合適自己的護膚品,花點時間去查查成份,會比盲目跟從廣告或名人的介紹,更容易找到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。

關於成份的名稱,種類和變化太多,並不會在這裡逐一羅列,因為網上已經有很多查成份的資訊,就像查字典一樣簡單,以下兩個是我最常用的分析護膚品平台,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平台,各自的認受性和真實性也有不一,這點就需要用自己的批判思考去考慮,不要只看一個平台就盲目相信。

EWG Skin Deep – 個人最相信

https://www.ewg.org/skindeep/

CosDNA – 有中文

http://www.cosdna.com/

發佈留言